电动汽车减碳,极星从全链路思考为行业打样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世界多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的发展愿景。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基于这一目标,“碳中和”概念再次成为两会热议的对象,也自然成为汽车界为之努力的方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汽车在研发、制造、运输、使用和报废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向,但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真的比燃油车少吗?
汽车碳排放需从全产品生命周期考量
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生产电动车并不比生产燃油车节约碳排放,反而增加碳排放!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使用的LCA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显示,目前生产电动车并不比生产燃油车的碳排放少。以极星2为例,该车型出厂总共产生26吨碳排放量,因生产高密度电池,这一碳排放数值略高于同级燃油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用清洁能源对其充电,行驶5万公里之后,碳排放就低于燃油车,从这方面看,电动车的确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不同里程,不同用电组合的极星2与等效内燃机车辆的碳排放增长曲线
所以,现阶段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电动汽车在生产、运输、报废等环节的碳排放。在这方面,极星采取的模式可供其它电动汽车制造商参考。
极星认为,实现碳中和,需要以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追踪一台汽车从原材料采购和制造,到生产、运输、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为此,极星开发了LCA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从材料生产和加工、电池组、生产和物流、使用阶段,到产品报废回收,衡量全产品周期的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LCA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示意图
首先,在材料的生产和加工方面,极星主张使用“纯素内饰”,如极星2的内饰中用Weave Tech材质座椅取代真皮,Weave Tech材质类似于专业潜水服材质,触感细腻,经久耐用,防水且易于清洗,同时可为整车减重7.5公斤,且使用该材质的座椅不含邻苯类增塑剂,车内没有任何异味,更为健康环保。
其次,在工厂生产环节,极星成都生产基地已100%使用可再生电,即65%的电力供应是水力发电,其余电力来自太阳能、风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另外,其生产基地没有工业废水排放,并正在实施一种可循环的方法来处理废物,包括回收废弃碳纤维材料和减少填埋的废物。另据介绍,极星未来的Precept工厂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
极星成都生产基地(图片来源:极星提供)
此外,极星还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原材料的采购体系,避免出现在供应链中存在的滥用童工等行为,以确保交付到客户手中的每一辆电动汽车的原材料都来自于负责任的供应商。
汽车运输中的碳排放量亟待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电动汽车在原材料的选用、工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碳排放,以达到更为环保的目的,但是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弊端。因目前实施的铁路运输标准中对于锂电池运输严加禁止,这就使得电动汽车在远距离运输和出口过程中只能采用海运,而无法使用在经济性和碳排放方面更有优势的铁路运输。
现阶段,极星已开启了欧洲和北美的销售工作,在中国路桥生产的极星2已于去年6月正式发往欧洲,7月开始交付给欧洲客户,交付地区包括瑞典、挪威、英国、德国等主要市场。2020年末,极星2正式开启北美的产品运输和交付工作。
为此,今年的两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了《关于修订行业标准适应电动汽车铁路运输的建议》。该“建议”提出,根据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对现有铁路运输标准进行适应性修订;考虑市场与企业需求,适时开通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班列,满足中国车企“走出去”以及欧洲地区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铁路运输标准之所以对锂电池严加禁止,主要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其实,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同样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质量管控、零部件生产供应、产品使用等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相关,随着各大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重视,以及各类技术和制造标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已经能够得到保证。而得益于欧盟对电动汽车进行铁路运输更加友好的法规环境,欧洲诸多车企已经开始使用铁路进行电动汽车的长距离运输。
极星2参与Euro NCAP碰撞测试(图片来源:极星提供)
极星2获E-NCAP五星安全
在产品安全方面,极星的产品更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日前,极星2在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测试中获得五星安全评级,是该协会测试过的最安全的电动车之一。
所以,作为一个立足中国,面向全球销售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在高安全系数保障下,极星对运输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更为关注电动汽车在洲际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基于汽车碳排放需要从全产品生命周期考量,极星呼吁汽车企业使用统一的方法评估全产品周期的碳排放,并提高对公众的透明度。
行业资讯更多+
-
石家庄绿通司机何师傅:绿通神器——领航大G-LNG轻卡 让我抢跑绿通运输路
2025-04-07 16:11:55 -
奇瑞品牌发布四项服务承诺,将“以用户为中心”践行到底
2025-03-04 10:39:34 -
扎根中国,丰田要做时间的朋友
2024-11-09 14:43:34
新车资讯更多+
-
比亚迪护卫舰07荣耀版上市
2024-03-18 19:01:04 -
捷途旅行者银龙之翼上市 售21.99万元
2024-01-29 15:34:55 -
比亚迪在印尼推出三款电动乘用车
2024-01-20 15:40:58 -
路虎卫士敞篷版官图发布:售价超过90万元
2024-01-18 16:00:59 -
15万带11个比利时音响 AION S MAX听得到的越级享受
2023-12-19 16:13:52 -
细节设计调整 疑似新款高尔夫GTI谍照曝光
2023-10-08 18:20:17 -
长安欧尚Z6新车型上市 售价11.19万元
2023-10-07 18:24:54 -
资深中产靠谱拍档 品质出行从全新UR-V开始
2023-08-29 14:38:19 -
3.68万元起!人民五菱再造神车,E10致富小精灵正式上市
2023-08-28 22:22:31 -
荣获最受期待中国皮卡 户外之王山海炮广州车展即将上市
2022-12-22 10:55:38